一、项目合作背景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人才双向交流,可以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目前职业院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更难,为解决这一就业难点。育才技工培训学校旗下的银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率先与职业院校合作,联合办学,布局人才培养基地,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育人才,为企业定向输送满足需求的人才,解决院校就业率,实现企业定岗定位。
二、合作指导思想
育才技工培训学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公司以“打破校企信息壁垒,促成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中国职教改革”为企业愿景,持续专注于校企对接、网络技术及平台搭建、提供教学内容、人才资源交流等服务项目,育才培训委托公司旗下银泰人力资源全权运营,搭建企业与学校对接工作,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三赢”的目的。
一方面,银泰人力资源作为院校和企业的第三方对接桥梁,熟悉校企合作流程以及国内校企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软肋和痛点,从项目策划、信息对接、全过程动态管理至项目终结,我公司均可以为院校及企业双方提供完善的信息咨询及项目管理服务,最大程度降低院校及企业双方的管理成本和维护费用,保持信息实时沟通,促成校企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我公司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及实践课程,专注学生技能培训及职业指导,更新教学理念,深化院校和企业合作的融合度,银泰人力资源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全力为企业打造定岗人才培训机制。
第三,银泰人力资源拥有强大的网络技术后盾,旗下银泰人才网拥有海量的人才数据库、网络培训课程、育才培训学校官网可提升学历及各项技能证书培训取证,为企业及学生搭建在线沟通平台。银泰人力资源作为内容提供商,为学生提供网络课程学习资料;作为技术提供商,为平台提供后台技术支持;网络平台搭建商,搭建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服务提供商,解决学校输出人才,为企业引进人才。四大环节紧密结合,360度解决院校学生就业和招人难的行业痛点。
三、校企合作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1、各院校与我公司进行合作,在建筑工程、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中,根据企业的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生产经营规模或生产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
2、双方共同就订单培养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进行商讨,共同开发相关合作企业特色课程。
3、银泰人力资源为订单班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与就业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校方订单班学生到企业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1、校方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校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银泰人力资源和学校双方协商决定。
2、银泰人力资源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对订单班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及职业规划,采用原始“师傅带徒弟”模式传授。
3、实习就业
银泰人力资源积极与各高校紧密合作,探讨如何更好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结合企业业务发展情况,每年定期接收一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对于顶岗或实习期间表现优异学生,企业优先给予接纳。同时,顶岗实习期可冲抵公司试用期。
(三)见习模式
各院校每学期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1、院校每年可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企业提供相关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挂职锻炼结束时,企业向院校提交教师挂职锻炼的证明和评价。
2、银泰人力资源会提供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承担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学生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辅导等工作,校方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五)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教材
1、银泰人力之一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有银泰人力与企业共同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
2、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二,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3、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六)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银泰人力资源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人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邀请行业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课题交流。
(七)网络平台共建经营模式
1、校企双方联合冠名银泰人才网,共建人才输出平台。
2、平台设置网络课程,及人才储备库。提供各院校宣传展示平台,学生学习交流平台,共同宣传维护好银泰人才网。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合作订单班新设置课程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课程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课程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者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内,在合作专业系进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每个专业必须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工作。
(四)合作院校在学生即将毕业的第三年之时,要求合作订单班学生由银泰人力资源支配到合作企业实习或者顶岗,前半年无薪顶岗实习(可包吃住),半年之后表现优秀者直接转正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可对订单班学生共同制定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就业。
四、保证措施
(一)银泰人力资源保证与合作院校对接顺畅,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各院、系、部委派一名领导具体与我公司进行对接工作,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银泰人力资源用人的优选权,为学生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银泰人力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学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必须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总结要体现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将作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各院、系、部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专业课教师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将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选优秀教师等挂钩。
(四)合作院校学生必须修完双方共建平台“银泰人才网”的网络课程及到签订企业实习方可毕业。